在高台县骆驼城镇新联村,退役军人刘吉潇带着军营淬炼的韧劲扎进乡土。五年来,他让昔日“软弱涣散村”蝶变为“产业旺、村庄美、村民富”的示范村,用赤诚服务赢得“担当作为好支书”的口碑,续写着退役军人的初心答卷。
初见刘吉潇时,他正在制种玉米地里了解去雄情况,黝黑的面庞映着烈日,挺拔的站姿里透着军人特有的干练。凭借部队锤炼的果敢与担当,刘吉潇精准锚定产业增收突破口,带领村民主攻管理规范、收益稳定的制种玉米产业,成立村集体农业发展公司,引进信誉好的制种企业,构建起“村集体+企业+农户”利益联结机制,闯出了一条共赢路。“托管给村上,一亩地是1200元,收入也好,我们闲了也能打零工,增加收入。”骆驼城镇新联村村民杜发荣说。
“我们借助村上的社会化服务公司,以‘全托式’服务托管耕地1300亩,其中950亩种植制种玉米,预计给村集体增加收入在20万元左右。”刘吉潇介绍说。
新联村的蜕变,藏在看得见的细节里,体现在桩桩件件的实事中。近年来,刘吉潇多方奔走争取项目资金,为村里建成总库容12.9万立方米的蓄水池,让5300亩农田彻底告别“靠天吃饭”;推动20户群众新建住宅、154户改造房屋,并配套污水管网与绿化带,让“省级乡村建设示范村”实至名归。从“人心散”到“干劲足”,新联村的凝聚力在刘吉潇的带动下持续升温。“做事比较干练,带领我们村发展经济,修建房屋,他用实干证明退役军人的担当。”骆驼城镇新联村文书赵鑫评价道。
“带领我们村干部入户了解群众的所需所求、困难情况,做的比较好,我们村上的凝聚力一下上升了。”骆驼城镇新联村村委会副主任刘军如是说。
刘吉潇用军人的本色在乡土间书写担当,让乡村振兴的蓝图在一步步实干中变为生动现实。“今后,我会把部队练就的钢铁意志与忠诚,化作服务群众的力量。扎根基层,用自己的实际行动,带领我们村的村民向美好的生活不断奋进,彰显退役军人的风采和担当。”刘吉潇坚定地说道。